查看原文
其他

“礼赞奋斗者,追梦新时代”⑤ | 26副坏耳机,见证一路走来的奋斗史

余杭开发区 余杭开发区 2022-01-18


今年五月,一座余杭区的地标性建筑向市民展现了它的美丽面貌。没错,这座建筑就是余杭大剧院。可是你知道吗?这座大剧院的建成,与开发区的一家企业密不可分。那么今天,我们将迎来“礼赞奋斗者,追梦新时代”第五篇,一起来看看这家企业的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精彩奋斗故事呢?


华临绿建生产基地的厂房,位于开发区的兴国路上,厂区内一幢写着“员工之家”的五层小楼,就是华临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邹华日常的办公地点。



这个出生于1982年的年轻企业家,在业内早已拥有极高知名度——仅仅是最近一年,他就连续获得了2018中国经济人物盛典“2018新时代中国经济领军人物”和2019年度中国长三角“十大杰出青商”称号。



在此之前,他在开发区投资打造了国内首家针对装配式绿色建筑的创新型研发基地;他创立的华临绿建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绿色装配式建筑+互联网的全面革新和可持续发展,在2018年整个浙江华临建设集团已突破40亿元产值,蝉联全国浙商500强。



荣誉等身。邹华却说,他进军装配式绿色建筑业的初心只有一个,就是出于一个青年企业家对社会、对行业、对其他青年的责任心,是践行习总书记在浙江提出的“两山理论”。


26副坏耳机

见证一路走来的奋斗史


对邹华来说,“创业”和“奋斗”这两个词,

似乎是与生俱来就刻写在血液之中的。



他的起点并不低,初中时已经开始跟着从事彩钢板行业的父亲谈客户,大学时参与公司管理,独当一面;毕业后将原先父亲手里的彩钢板业务先后拓展成了建材、水电安装、商业地产、园区开发等几乎涵盖整个建筑行业的一家企业,在业内闯出了名气。


这本是一个年少成名的故事。所以当2016年,邹华以改弦易辙之姿,带领团队组建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身到绿色装配式建筑的研发和生产之中时,许多人为此不解——为什么要放弃已经唾手可得的成功,改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邹华却说,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


做出这个决定,首先是基于他对传统建筑行业的了解——技术门槛太低导致竞争过于激烈,他早已感受到落后的行业鸿沟所带来的桎梏;其次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大背景下,他本人的敏锐直觉:2016年9月,国务院出台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这更让他对自己进军绿色建筑的判断充满信心。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参与公司管理,每天拿耳机开电话会议,一打一个小时,没多久就能用坏一副耳机。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用坏的耳机我也都会收起来,前几天数了一下,已经有26副了。可以说这些耳机,都是我在创业路上的见证者。”邹华说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为了开拓业务,我会专门去工地上发传单,寻找合作机会。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很辛苦,但没有那样的积累,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可以说,从大学到现在,我一直都在寻找突破自己的机会。我不怕吃苦,也不怕失败。相比守成,我更喜欢创业带来的成就感。”邹华说。


一家从零起步的企业,

如今是参与制定国内标准的单位之一


邹华所执着的装配式建筑,

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众所周知,传统的建筑企业,都是拉起一支施工队,在工地上“从零做起”。而“装配式建筑”则是把建筑基地从工地转移到了工厂。


“简单来说,就是在工厂里就造好房子的各个部件,然后拿到工地来搭建拼装。过去要花费一年时间建设完成的楼房,用这样的建筑方式只需要半年就够了,还节水、节能、节材、节地、节时,非常低碳环保。” 邹华这样解释它和传统建筑业的区别。



然而,要实现邹华口中这个“低碳环保”的建筑方式,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华临绿建创立之初,装配式绿色建筑的研发和生产在国内还是比较茫然的。到底该怎么做,谁心里都没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好在,邹华的创业之地,是在以良好创业生态著称的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首先要感谢开发区。开发区一方面在政策上给了我们许多支持,另一方面,这里广阔的平台也让我们更容易接触到全球相关行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帮助研发工作尽早完成。”


他还记得当时的经历:“比如我们准备研发的PC构件,对耐强度、耐温性和防火性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这项技术当时在国内刚刚起步,可以参照的案例很少。”尽管参照案例很少,但邹华身上却有着一股冲劲,“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只要方向路线是正确的,坚持到底就能取得胜利。


凭着这个信念,邹华专门请来德国专家当技术顾问,再加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三一重工、浙江理工大学等一批业内技术大拿的加入,磨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解决了技术问题;又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到了批量生产。


这是一个突破,华临绿建成了国内在装配式建筑行业喝头口水的企业。如今,华临绿建是参与制定国内装配式建筑标准的单位之一;而许多你耳熟能详的建筑,比如余杭区亚运会场馆、余杭大剧院,也都是出自华临建设集团的手笔。


余杭区亚运场馆


余杭大剧院


给更多人以归属感

这是一个党员企业家的初心


在华临绿建内部,员工对邹华有一个特定的称呼:邹书记。

这源于邹华的职务之一:他是共青团杭州市余杭区委兼职副书记,也是余杭青年商会党支部书记。相对于华临绿建创始人的身份,“邹书记”这个称呼似乎更能让他认同。


这个年轻的企业家,一肩挑起了余杭区内多项党建工作的策划、组织和管理,也把这一风格带到了自家的企业之中。在华临绿建,你能处处感受到“党建”二字的重要性:公司的各个重要岗位上,都有党员在挑大梁;平常公司内部各种党员活动、党课进行得有条不紊。而作为总裁的邹华,更是将重视毫不含糊地落在了意识形态和硬件上两个方面: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他计划将华临绿建生产基地办公楼的四楼,整一层布置成党建活动中心,用于展现党建成果,以及开展相关的党建工作。


同时,邹华他会亲自过问公司工会的各项工作,也会细心帮助员工解决各种生活上的问题。作为一家年轻企业,华临绿建的一系列员工福利也正在完善之中。


“我越来越感觉到,只有激发员工的事业认同感、自豪感,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才能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让党员成为企业核心,让核心成为党员。”


“从创业到现在,一路走来,不管是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我都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力量,给更多的人以归属感。这就是我奋斗的目标,也是我至今未变的初心。”邹华这样说。


奋斗者的初心故事

我深知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党员、青年企业家有责任帮助更多的青年,于是我深耕于自己擅长的创业领域,带领身边的青年人积极创业,从当初协助政府创立都市经济产业园区,到各个高校为大学生创客们作创业规划指导和创业知识授课,组织身边的青年企业家成立打造向青年创客开放的“青创投”创业基金。从一个创业者成长为能够授人以渔的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这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有幸作为优秀青年代表被任命为共青团浙江省委基层工作部副部长、共青团杭州市余杭区委副书记,也成为余杭青年商会党支部书记,我积极策划党组织各项活动,着重加强对余杭青商会的党建工作方面的建设,不断努力创新的管理方式,余杭青商会(新生代)党支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走在了浙江省前列。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我还算年轻,人生之路还很漫长,我将为心中的梦想继续前行、奋斗。

——邹华



出品:美丽洲智库新闻研究中心

监制:斐讯传媒

文字:古月

编辑:叔龄

关于这件事,不仅他们说,还要听你们说......

美美美!江南国际丝绸城来了!

燃!刚刚这场千余人大会,为开发区新制造业吹响号角

效果图新鲜出炉!地铁站附近的这个学校有新进展!

“礼赞奋斗者,追梦新时代”③ | 现实很丰满,他的梦想就在眼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